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 基本概况
学校地处中国武汉光谷核心,已经形成光学、光电子产业群,为加速光学工程学科点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地利之便。
我校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012年开始招生。依托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和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点建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于2019年获批成立。2021-2023年,完成了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19-2022年度运行情况评估工作,两次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经近20年发展,已经形成光学信息基础研究、光谱技术与光功能材料、光电传感器件与信息获取、光电系统设计与集成等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在全院教师努力下,光学工程学科建设水平得到迅速提高,2023年取得不错成绩。
2.科学研究与平台建设
在科研方面,我们的团队在光学工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23年,学院科研项目有新亮点,高水平项目数不断增加。2023年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项4项(1项面上项目,3项青年科学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军工科研项目1项(190万元)。入账总经费867.8万元,其中纵向经费499.4万元,横向经费368.4万元。全院全年发表被SCI、EI北大核心等收录论文58篇,其中,SCI一区论文、领军期刊论文5篇,SCI二区论文、重点期刊论文15篇,SCI三区14篇、四区6篇、EI6篇、北大中文核心2篇;学术编著1项,发明专利8项;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多个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出色的完成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22年省科技厅评估考核及复评答辩,并获得考评年度优秀(标杆)。依托省重点实验室,本学科不断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及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为产出更高水平科研成果夯实基础。
3.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现有研究生导师45名,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45人。导师中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3人,“楚天学者”特聘教授2人,“楚天学子”特聘教授4人、湖北省杰青2人。
2023年,学院引进第四层次人才1人,第五层次人才1人,新晋硕士生导师5名。学院加强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制度建设,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加强了学院团队建设与管理,出台了团队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激励将团队做实做强,做出特色和亮点。
4.师德师风建设
本学科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教职工理论学习13次。
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努力做到学以致用,引导教师切实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的本职工作,强化立德树人责任。院风、学风、师德师风一体抓,获评“十佳师德标兵”、辅导员年度人物各1人;推动完善和优化课程思政和教学研究改革,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举办新进教师“开讲礼”和退休教师“荣休礼”4场,激励教师躬耕教坛、潜心育人;学院新发展党员教师“博导班主任课前开‘故事会’当本科生成长引路人”事迹被长江日报报道;学院获批湖北省“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示范工作室创建立项1项。
5.研究生课程建设
在学科课程建设方面,我们根据光学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对课程进行了全面优化。成功获批推荐省级项目1项、获批校级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1项,成功申请研究生一流课程2门(《高等量子力学》《先进传感技术》),出版研究生教材一部(《光电系统设计方法、实用技术及应用第2版》)准备出版研究生教材1部(《矩阵论基础与应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光学工程知识。同时,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通过实验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6 . 招生与就业
采用“学院-教研室(重点实验室)-班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五个层面的招生宣传模式,前置本科毕业论设计“双选”时间,明确任务,发动专业课教师参与招生动力。首次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加强研究生招生质量,切实提高“一志愿率”。新增生源基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2个。
光学工程(学术型):本学位授权点录取人数14人,在校在籍硕士研究生40人。
光电信息工程(专业型):本学位授权点录取人数31人,在校在籍硕士研究生63人。
2023年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11人、毕业11人、毕业率100%,就业率100%,高端就业率63.64%。
2023年授予专业型硕士学位16人、毕业16人、毕业率100%,就业率100%,高端就业率68.75%。
7.人才培养
学生学术训练情况:本学科研究生申请创新基金获批15项,顺利结题13项,项目结题率达100%,完成目标任务。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的被SCI收录论文19篇,其中,一区1篇,二区10篇,三四区7篇,中文核心1篇、超额完成学校规定的任务。2023年4篇学位论文评为校级优秀论文。
学术交流情况:组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国奖分享会”等精品学术活动,以追求学术品质为根本,构建创新学术文化,本学科研究生今年参加学术活动专家讲座13场、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并会上报告6人次,,2次国际学生交流(墨西哥籍博士生来学院游学交流、硕士研究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完成【领航计划】2023暑假项目),实践锻炼15场、校外学术交流活动1场、学术活动专家讲座13场、国际国内会议180人次、会上报告17人次,实践锻炼6场、校外学术交流活动1场,提升研究生创新意识,启发研究生创新思路。
学科竞赛:与中国信科等行业领先企业共建创新创业联合实验室,邀请企业导师授课,坚持科技创新项目引导,组织学生走访行业重点企业,参加国际国内重大学科竞赛。研究生高水平竞赛“蓝桥杯”获奖2人、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国家三等奖2人、“英雄杯”大创赛三等奖1名。
研究生奖助情况:学校、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目前,在校研究生共105人。赵文琴、蒋闯、石畅三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学金、助学金体系研究生全覆盖,助学金2021级、2022级每位学生8000元/年,2023级每位学生6000元/年。另外导师从科研究金费中拿出一定的金费奖励科研努力的学生。
实习实训:新增研究生工作站3个(声光电智能化系统研究生工作站、武汉德唯尔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武汉三工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武汉精视遥测科技有限公司研究生工作站被评为校优秀工作站。2个校外劳动实践基地(精视遥测、馨电科技)。
联合培养:学院鼓励导师积极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开展联合培养工作,目前已经达11人。
8. 研究生管理
思想政治管理方面: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建强支部战斗堡垒,定期开展支部书记培训,强化主题党日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发展党员工作等标准化建设。本学科共有50名中共党员,设有2个研究生党支部,持续深化理论学习,通过开展专题学习、师生研讨座谈、“寻找红色足迹”、“青春践行党的二十大”等系列活动,凝心铸魂筑牢学生思想根基。不断强化实践创新,依托“施洋烈士陵园”、“辛亥革命纪念馆”等红色基地,通过举办“缅怀革命先烈,奋进伟大征程”清明祭扫主题活动,持续提升思政教育的鲜活性、生动性、实效性。
强化载体建设,打造校园文化育人阵地。学院积极探索校园文化载体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打造“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体活动、榜样引领”五位一体的“行走课堂”。通过策划“国奖风采”、“优秀毕业生”等系列榜样宣传活动,举办“趣味网球赛”、“师生杯”篮球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开展“单车摆放”、“东湖清扫”等志愿服务,有温度地融入学生学习生活“朋友圈”,有特色地融入学院人才培养“共同体”,增强学生文化创造活力,打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合力育人阵地。
教学管理方面:本学科按照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课程设置的目标和要求进行实施计划。定期组织课程评估和修订,收集师生意见,持续改进课程设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和成绩管理办法》等规范教学过程,严格执行研究生教学制度,不断优化教学和管理。根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教育督导管理办法》由学院教学督导、学院领导和教师组成教学评价观摩团,集中整合学校、院部、学生三支教学质量监督队伍,合力聚焦课堂教学进行听课评课,并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跟踪和整改,确保教学质量。根据《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开展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工作,对当年送审硕士毕业论文以研究生导师自查为主,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自查小组为辅提出修改意见,确保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质量。对2018年以来所有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全面自查,并对导师自查结果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学院按《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管理规定》执行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与年度考核、教师职称评审等挂钩,推动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学位点全年没有出现教学异动、教学事故和学术不端问题,提高了研究生教学的质量,助力光学工程学位点出色地完成合格评估。
日常管理方面:本学科按照研究生管理制度,多管齐下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学院每学期开展一次大型安全教育活动,每周一次重点关注对象跟踪谈话,每月一次班级安全管理员例会,每周一次学生宿舍安全检查,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安排专人进行网络管理及网络舆情监控,维护学院安全稳定。开展“防诈骗”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讲座等防诈骗活动,不定期推送防诈骗文章10余篇,不定期推送防诈骗温馨提示20余次,《防诈骗安全警示书》签署覆盖率100%,提高学生反诈意识与能力,守护学生财产安全;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及现场演练活动、自习室、实验室自查与检查活动,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排除潜在安全隐患,实现全年“0”安全事故。全年进行“百师进百校”活动,寒暑假期间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研究生家访活动,促进家校联动模式。
二、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足,不能满足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的要求。
2. 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的不足,尽管对本校毕业生招生宣传力度空前,报考人数有大幅度增加,但本专业生报考本位授权点研究生的人数还是不多;同时,“一志愿率”不高,专硕比重大,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
3. 研究生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学术视野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还有提升空间。
4. 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足,相关制度不明朗,没有真正发挥企业在“研究生工作站”中应有的作用,专业硕士研究培养没有彰显“专硕”特点。
三、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 针对学位授权点周期性合格评估具体要求,根据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完善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材料,为第6轮光学工程评估做好准备工作。
2. 依托光学信息与模式识别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科研团队触动科研力量的整合,为光学工程博士点申报及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3. 制定光学工程学术研究生培养方案,做实“本硕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制定相应制度与奖励体系。
4.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继续拓展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1-2个、校企研究生工作站1-2个,加强研究生工作站制度与管理建设,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加大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积极拓展研究生国际化联合培养,各方面筹措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国内和国际性会议,多方位加强研究生培养。
5. 断续完善“学院-教研室(重点实验室)-班导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五个层面的招生宣传方式,以校内为重点、博士点单位为突破,加大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形式、多层面的研究生招生活动,具体是进一步前置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发动专业教师进行研究生招生与就业的动力,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到省内外主高校进行针对性招生宣传不少于8次;继续搞好暑期“夏令营”活动;利用网络平台加大线上究生招生宣传范围和力度。
6. 组织老师积极争取各类资源,进一步加强本学位点的内涵建设,有序地引导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