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本科生专业介绍 -> 正文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

日期:2023-06-24阅读次数:

信息与计算科学 (含智能计算方向、信息与数据安全方向)

 

1.专业(方向)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

2.学制:四年

3.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4.专业简介(含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和优势):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信息技术与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数学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具备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应用与开发等能力;具备科学与工程计算、数据统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和多媒体处理等技术专长,能从事信息技术或计算技术的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理科类数学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学习数学、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重点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知识。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较为扎实的数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牢固的程序设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高级编程和软件开发等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

2.能力:具备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应用与开发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文献,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学生应具备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项目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具备较好的数学科学、信息技术或计算技术工程等基本素质。

专业特色

本专业使学生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上接受良好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得到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训练,在强化专业水平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进行适应人性化和市场化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采用国际先进的知识体系,专业教材选用国内外先进的著名教材。注重和发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实本专业学生网络教学内容。倡导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掌握知识的前瞻性,强化学生的实用性操作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各类实际工作角色。注重知识嫁接在各相关领域的综合应用,突出各项知识的衔接和实际工程实践。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如此有利的专业基础,可以进一步深造并从事信息技术或计算技术的研究,或进入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软件开发行业、或者就作为一名信息管理员的身份进入任何一家企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水平优良。

5.核心课程:

5.1 专业基础课程

数学学科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常微分方程、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离散数学、数值分析、复变函数、多元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数学建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Python语言编程、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Matlab与数学实验、计算机网络。

5.2 智能计算方向课程

智能计算、基于应用问题的数学方法

5.3 信息与数据安全方向课程

信息安全导论,信息论基础与编码理论

6.师资力量:

专业教师团队中博士学历比例达65%,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6人,教学基层组织健全,多次荣获校级先进集体称号。2人获得校级教学名师,多人次获得校级百佳导师称号。主持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多项,3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分别到美国、加拿大继续深造,5人在校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奖项。4门核心专业课程教材已出版,3门课程已立项建设为校级金课。

7.学生获奖: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重要学科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中屡创佳绩,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

8.就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平均薪资高,考研情况良好,2017年起,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研究生免试推荐资格,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推免至双一流高校。就业去向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IT名企业。许多同学考入中科院软件所、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深造。

 

 

附:近年本专业部分学生考研升学情况:

姓名

入学年份

考入的学校

学校类别

王丽

2010

华中科技大学

985

胡波

2010

华南理工大学

985

何超

2010

电子科技大学

985

邓佳星

2011

中科院软件所


毛煜苏

2011

华中科技大学

985

张璐璠

2011

武汉理工大学

211

郝堃

20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1

胡哲

2012

西南大学

211

肖康

2013

东南大学

985

仰鸿斌

2013

中科院软件所


查顺考

20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流大学

凌玉龙

20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流大学

史沛鑫

2014

华中师范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曹志

2015

武汉理工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柯银

2015

武汉理工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黄紫阳

2015

华中农业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杨志

2015

华中师范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田志强

20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李益鑫

2016

北京交通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沈俊晖

2016

合肥工业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赵阳

2016

北京交通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熊梦军

2016

北京邮电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张志朋

2016

武汉理工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陈凌峰

2016

武汉理工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孔鹏程

2016

中国地质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张启睿

2016

中国科技技术大学

985,一流大学

范霖潞

2016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世界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程千骞

2017

复旦大学

985,一流大学

桂安春

2017

厦门大学

985,一流大学

杨晓瑞

2017

苏州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李加强

2017

华中师范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钱坤

2017

南京理工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韩思源

2017

武汉理工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吉涛

2017

中国地质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胡可可

2018

中南大学(推免)

985,一流大学

胡月圆

2018

河海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张芳琴

2018

中国地质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湛万阳

2018

中国地质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冯鹏勃

2018

中国地质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林应运

2018

南昌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周轩

2018

华中科技大学

985,一流大学

李泽圆

2018

悉尼大学

世界顶尖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钟庚伟

2019

华中师范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徐亚敏

2019

西南交通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刘畅

20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免)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孙文凯

2019

中国地质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饶重喜

2019

暨南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张成米

2019

贵州大学

211,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吴欣冉

2019

南京邮电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